如何快速減肥,4大飲食習慣讓你不復胖!

快速減肥前,先檢測你的肥胖原因!

在臺灣,肥胖盛行率從20年前11.8% 增加到現在高達23.0%,也就是平均每4個人就有1個人體位肥胖!大家都想著如何快速減肥、快速減肥的妙招,市面上從高蛋白飲食、生酮飲食、地中海飲食等,飲食法百花爭放、千奇百怪,但你要先知道肥胖的原因!

肥胖的原因主要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種是原發性肥胖,主要原因是吃進去的熱量大於活動量,第二種是和疾病有關的續發性肥胖,疾病包括甲狀腺低下、內分泌疾病等代謝性疾病,而第三種則是因為藥物副作用所導致的肥胖。

隨著飲食西化,你是否也常常吃過量的紅肉、加工品、含糖飲料?外食族愈來愈多,許多人有蔬果、全穀攝取不足的問題,加上習慣久坐、運動量不足的生活型態,身體活動量與攝取的熱量無法相互平衡,長期下來熱量過剩的結果就是脂肪累積在身體,使腰圍越來越粗、體重失去控制。想要快速減肥到底該怎麼做?快速減肥真的容易嗎?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參考文獻:Jensen MD, Ryan DH, Apovian CM, et al. 2013 AHA/ACC/TO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 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Obesity Society. J Am Coll Cardiol2014;63:2985-3023.

Raynor HA, Champagne CM. Position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 ics: Interven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J AcadNutr Diet 2016;116:129-47.

 

如何快速減肥不復胖

如何快速減肥不復胖?

有很多減重者都追求快速減肥,但是短期內快速減肥容易導致肌肉流失、增加身體負擔,也會增加復胖機會,那體重減少的速度保持在什麼範圍內才正常呢,要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減肥?

根據國健署108年推出《肥胖100問+》手冊中建議,有體重控制需求的族群,在有減肥的想法時,目標最好設定在「每週減0.5~1.0 公斤,每個月大約減2~4公斤,大約2~3個月可以減8公斤或是原本體重的10%」,例如原本90 公斤的人約減9公斤。若要達每週減輕 0.5 公斤的目標,每週需減少 3500 大卡的熱量攝取,也就是每天平均要少吃 500 大卡才能瘦。

減少進食量就能達到負能量平衡,也就是消耗量大於攝取量,而熱量攝取越少,體重減輕越多,但如何計算每天要吃多少熱量?有兩方式可供參考:

方法一、按性別區分熱量:

  • 女性:1200∼1500大卡/天
  • 男性:1500∼1800大卡/天

方法二、原飲食減少500750大卡,可透過以下方式:

  • 採取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纖飲食。
  • 使用代餐:通常減重者容易低估食物份數、熱量,相較於計算食物份數與熱量,代餐的熱量明確、攜帶方便,而且不會出現選擇及搭配食物上的困擾,對減重族群來說執行起來較輕鬆、減重效果也比較較好!根據澳洲悉尼大學醫學院2015年研究指出,使用代餐與飲食份量控制法追蹤一年結果顯示,使用代餐的人體重平均多減了5公斤。

參考文獻: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肥胖100問+》(108年8月)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107年9月)

快速減肥運動有哪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體能活動的建議,增加身體活動量有許多好處,例如改善血糖及改善血脂等。針對想快速減肥的人,特別推薦有氧運動與阻力型運動並行:

參考來源: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 Geneva2010.

有氧運動

能有效降低體脂肪,並同時維持、增加肌肉量,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游泳、慢跑、騎腳踏車、快走等,運動強度以有點累又不會太累的中等強度為主,建議每週5~7天,每次30~60分鐘。

參考文獻:Geliebter A, Maher MM, Gerace L, Gutin B, Heymsfield SB, Hashim SA. Effects of strength or aerobic training on body composition, resting metabolic rate, and peak oxygen consumption in obese dieting subjects. Am J Clin Nutr1997;66:557-63.

阻力運動

能增強肌力、肌耐力,避免減重過程中流失瘦體組織,像是機械式器材或自由重量訓練,每週2~3天,針對大肌群各進行2-4組、每組8-12下。

要特別注意的是,運動前後要記得搭配伸展及緩和運動,才能增加身體柔軟度,避免發生運動傷害喔!

 

快速減肥 飲食

如何快速減肥,飲食習慣是關鍵

只要能達到減少熱量攝取,不論採用哪種飲食方式都有快速減肥效果,外食族可以記住以下4大飲食習慣,每個方法雖然只能減少約100~200大卡,但如果同時採取多種習慣,且持續一陣子,會比極端的快速減肥方式來得有效、維持得更長久,也不容易發生復胖的狀況:

參考文獻:Heymsfield SB, van Mierlo CA, van der Knaap HC, Heo M, Frier HI. Weight man- agement using a meal replacement strategy: meta and pooling analysis from six studies. Int J ObesRelatMetabDisord2003;27:537-49.

快速減肥飲食法一:增加蔬菜水果攝取

蔬果的熱量密度低,富含膳食纖維能提供飽足感,可以幫助降低整體熱量攝取,對減重的人很有幫助,但是,如果只做到增加蔬果攝取,而沒有搭配其他減重方式,在研究上是沒有明顯減重成效的喔!

參考文獻:Kaiser KA, Brown AW, Bohan Brown MM, Shikany JM, Mattes RD, Allison DB. Increased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has no discernible effect on weight loss: a sys- 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Clin Nutr2014;100:567-76.

快速減肥飲食法二:以全穀代替精緻穀類

全穀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不僅能提升新陳代謝速率,也能促進排便,對外食族來說,可以選擇五穀飯、糙米飯、紫米飯、地瓜飯等含有全穀的主食,會比只單吃白米飯來得更好。

快速減肥飲食法三:少吃外食及零食

外食的部分要特別強調少吃油炸類速食、零食,因為這類食物通常熱量高、份量大,容易不小心就攝取過多熱量。

快速減肥飲食法四:少喝含糖飲料

果糖在肝臟能夠被快速處理為葡萄糖、乳糖、肝糖,如果果糖攝取過多,就會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國健署建議精製糖建議攝取上限為10%以內,每日總熱量如果攝取2000大卡,精製糖不得超過200大卡,也就是50公克。2012年被刊登在知名《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如果用白開水或零卡飲料取代含糖飲料,6個月後可降低2∼ 2.5%的體重,所以有減肥需求的人,一定要時常提醒自己多喝白開水喔!

參考文獻:Tate DF, Turner-McGrievy G, Lyons E, et al. Replacing caloric beverages with wa- ter or diet beverages for weight loss in adults: main results of the Choose Healthy Options Consciously Everyday (CHOI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Am J Clin Nutr2012;95:555-63.

 

快速減肥怎麼吃?營養師私藏一日健康均衡減重菜單!

餐次 餐點名稱 食材 食物分類/熱量
早餐 芝麻牛奶 芝麻1湯匙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45大卡
低脂鮮奶240mL 乳品類120大卡
全麥蛋吐司 全麥土司2片 全穀雜糧類140大卡
雞蛋1顆 豆魚蛋肉類75大卡
沙拉油3mL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30大卡
早點 小番茄 小番茄23顆 水果類60大卡
午餐 自助餐 糙米飯1碗 全穀雜糧類280大卡
青椒炒肉絲0.5碗 蔬菜類25大卡

豆魚蛋肉類100大卡

滷豆干3片(約0.5碗) 豆魚蛋肉類60大卡
炒時蔬1碗 蔬菜類50大卡
午點 蘋果 蘋果1顆 水果類60大卡
晚餐 雞肉飯便當 五穀飯1碗 全穀雜糧類280大卡
雞胸肉 豆魚蛋肉類150大卡
配菜3格蔬菜 蔬菜類105大卡
總熱量 1520大卡

 

參考文獻:Gibson AA, Seimon RV, Lee CM, et al. Do ketogenic diets really suppress appetit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bes Rev 2015;16:64-76.
Fuglestad PT, Jeffery RW, Sherwood NE. Lifestyle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diet, physical activity, body mass index and amount of recent weight loss in a sample of successful weight losers. Int J BehavNutr Phys Act 2012;9:79.
Ballor DL, Keesey RE. A meta-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body mass, fat mass and fat-free mass in males and females. Int J Obes1991;15:717-26.

撰文者:周亦秀營養師